主演: 朴海日 文素丽 郑镇荣 朴素丹 李美淑 韩艺璃 权泰元 尹宰文 明桂南 文淑 白贤镇 郑恩彩
导演: 张律
时间: 2024-10-07 08:56:25 地区: 韩国 年份: 2018
简介: 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咏鹅高清免费vip在线观看 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 咏鹅优酷腾讯咏鹅爱奇艺视频在线观看 详情
白珍熙,宋再临,裴侑蓝
汤唯,裴秀智,朴宝剑,郑有美,崔宇植,孔刘,鲍起静,崔武成
金喜爱,中村优子,金素慧,成侑彬,木野花,泷内公美,金学善,韩松熙,尹泰熙,刘在明
李政宰,朴正民,李在仁,陈善圭,刘智泰,郑镇荣,李大卫,黄贞敏,池承炫,郭英申,李文石,金范秀,表圣秀,林孝振,金有娜,郑美景,姜智贤,郑炳斗,金承铉,车顺裴,薛诗妍,许多晶,金贞薰,李珠实,金锦顺,金根英,郑西仁,金佳恩,李大贤,安贤彬,姜成哲,黄仁俊,金范洙
姜栋元,申银秀,李孝制,金熙元,权海骁,文素丽
孙艺珍,韩石圭,高修,李珉廷,朱多英,朴成雄,崔秦豪
李奈映,张东润,吴光禄,李宥俊,徐现宇
金英光,朴宝英,姜其永,高圭弼,张成范,金贤淑,林炯俊,姜德重,徐恩秀,宋再临,申素率,郑多媛,车烨,裴海善,全裴修,徐胤雅
罗美兰,丁一宇,金瑟祺,白贤镇
李淳元,徐荣柱,金秀珍,姜爱信
金多美,全昭霓,边佑锡
黄政民,刘亚仁,柳海真,吴达洙,郑满植,郑雄仁,张允柱,金时厚,陈庆,刘仁英,朴素丹,裴晟祐
加濑亮,文素丽,金义城
郑在泳,朴海日,柳善,许峻豪,刘俊相,金相浩,柳海真
朴海日,尹宰文,孔晓振,尹汝贞,陈智熙
金泰梨,辛睿恩,文素利,罗美兰,郑恩彩,金允慧,玄胜熙,郑拉尔
韩石圭,韩艺璃,蔡元彬
朴海日,申敏儿,朴熙顺,郑有美,高恩雅,李民基,李天熙
金贤秀,罗映姫,裴秀彬,郑恩彩,南宝拉,崔允英,陈太贤,柳演锡,金智媛
沈恩京,金成伍,尹宰文
朴海日,文素丽,郑镇荣,朴素丹,李美淑,韩艺璃,权泰元,尹宰文,明桂南,文淑,白贤镇,郑恩彩
尹宰文,权海骁,朴素丹,山本由贵,赵芮
郭柯宇,小河
前半的群山后半的咏鹅 一如既往是贴近生活的意境 一如既往是值得思考的元素 咏鹅这首诗其实含义很深 与人物性格相合
敘事很有意思,前半段摸不著頭腦猜半天角色之間的關係後半段都看懂了。
叹为观止
难得一见的真的懂得电影技巧的好片子。那些沉迷剧情和表演的评价可以休息一下了。而豆瓣的剧情简介也真是够了,没看片子就乱写,误导观众。
据说导演很喜欢把演员丢在场景里即兴,这种做法的效果有时传神,有时生硬。就像他的镜头,有时幽灵般缥缈,有时机械式打磨。在漫长的观影中,有那么几次奇妙体验,也许对张律来说这就够了。总体前半部分更佳。
有几处笑出声了,真像洪尚秀
音乐无 画面8 导演10 故事10 表演10 印象8 平均8.8/10 又唱又跳又帅又窝囊的朴海日。开始以为题目放在片中那么晚出现,原来玩的是回环结构。“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素昧平生的人之间最能引发话题的问候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故乡、南北、家庭、爱情... 嬉笑怒骂,一笑泯恩仇。
还是玩转结构,时空的倒置和回环。严肃的政治讨论和幽默轻松的方式相结合,依旧是很儒雅的特别的存在。[B]
8.2/10 东亚文化圈最复杂难懂的文学交融,张律的片有着充分的错位感或者是顿挫感。这种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人物关系,时空,空间的电影描绘,更充分体现了东亚文化的奇特多元。对民族关系的探索有些归于直白,但特点突出。
恕我直言,我觉得这个导演比洪尚秀好太多,不油腻,很容易让人陷进去的那种文艺片。民宿的部分比第二段好一些。这个电影里的女的怎么都这么美啊!连看两部张律,太喜欢了!
太惊艳,两段故事首尾相接黏成一个莫比乌斯圈,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能达到同一起点。如此有限的空间和人物关系却能创造出如此大胆的叙事可能。不可思议。
3.5,还是张律一贯的风格,慵懒散漫,东亚国家的疏离与联系。但相比于我之前所看过的,这部将一个故事分成三段进行环形拼接,使得观影过程如解谜一般,而这仅是一个壳,内里仍然不变
太喜欢了 丧失理智!时空的交错,爱情和政治的荒诞,冷静克制的视角,身份认同。镜面和监控录像的运用很有趣。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痛苦却分享着相似的孤独。喜欢酒后跳舞背鹅鹅鹅的部分hhh 还有张律啥时候也修炼出来一套冷场幽默大法了?!那么的似曾相识但又和洪尚秀的那种尴尬不太一样...(当年居然因为嘲笑海报丑而没去看...) 结构令我想到中国的手卷画 韩艺璃真是越看越美
越来越梦游了。在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在黑白的静默里梦呓。夫妻关系类比民族国籍归属。咏鹅是我们张嘴学说话以来会的第一首唐诗。如果爷爷的爸爸举家迁往外域这首诗我还会念么。
中国导演的韩国作品。片中有大量中国朝鲜族的印记,这和作者朝鲜族的身份不无关系,这也是张律作品中经常思考的东西。和导演自身的身份和经历对照起来,也许会更能理解作品本身。
前后半段顺序倒置,尹东柱与骆宾王,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
第一次看张律真的很喜欢呀
2018釜山Gala Presentation。跟《庆州》类似,结构上玩了个很棒的手法(这其实有点像《自由之丘》),把“故事前情”放倒了影片后三分之一(出片名之后),这就有意思多了,建构出了一种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奇妙循环感。“跨境民族”议题上,这次还纳入了“在日朝鲜人”(Zainichi Koreans)群体。民宿的空间尤其是监控-暗房这些也是首次在张律影片中出现。不过故事本身就没那么有趣……
结构与文本互文。这是一个寻找的故事。缺了一半的月亮,只有一半的月亮。他们失去了母亲,他们失去了爱人,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原乡。“老公呢?”“死了。在这里死掉了。”
这部片从结构到意图都匪夷所思,但我真的太喜欢了。扣一星是因为我觉得前半部分实在太奇怪了,怎么也没想到影片的主角其实是张允永,我无法理解导演为啥要这么拍。
生命行至半途,仿佛该经历过的都无趣了,未经历过的也没有勇气了,颓颓唐唐,自欺自艾,时间因重复而变得漫长,漫长的空窗里,那个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的寄托,也变得看似随意却更加挑剔,到最后是无奈接受一具包裹不确定灵魂的肉体,还是冒险期待一份不速之客的真心……总是付诸暧昧不明的试探,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吸引,去尽力感受这浪漫又浪费的情感拉扯,暗涌中彼此嗅探,此间或是为爱情。
导演很周全 电影却很ambiguous 喜欢虚无主义bum男主和间插的一本正经小幽默 但关于身份认同的指涉有点太符号化 张律来Q&A了 但大家都太困了 热心观众的提问也很ambiguous @HKAFF
就知道张律不会平庸地拍一个小情小爱的故事,他用精妙的叙事结构将时间打散,形成了现在-过去-现在的环形衔接模式,尤其在群山的段落呈现出一种虚实相间的扑朔感,而因为导演自身的身份又加入了对朝鲜族的探讨,还有许多看似与剧情无关的闲章都在充盈着整个作品,懒散且有趣。
水平横摇出意境,并让摄影机有半主观意识(比如人物与摄影机作反方向运动,但最终汇聚在一起)。
骆宾王和尹东柱,一中一韩,日本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所犯下的罪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还有中国朝鲜族人在韩的区别对待,民众对不同体制的不同感知,无不是张律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群山和首尔故事的倒叙,文素丽淡雅如白鹅的装扮,整部电影也没怎么换衣服还会说中文的朴海日,韩艺璃尹宰文郑恩彩的客串,从《春梦》到《咏鹅》,认识了拍出韩国电影的中国导演张律。
像茶一样可以品很久的电影,前半段灵气十足,后面记忆回溯部分有着别样不同的感觉。文素丽和朴海日贡献了瑰宝一样的表演。每年都能看到张律导演的电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张律导演的每一部都能看见之前作品的影子,就像寻宝一样把碎片埋在每个故事线和夏日的斜阳中,等着别人来发现的感觉。喜爱到无以复加。
是昨晚在HKAFF看的,放完后张律意外现身,非常惊喜。很喜欢前半部,是《庆州》《春梦》半真半幻、亦轻亦重风格的延续;后半部拍得就太实了些,幽默感也主要靠情节编排实现,并非我爱的张律式幽默。
这显然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电影,比起李沧东和洪尚秀,张律显然是更接近一个纯粹的电影作者,因为他的创作方式更多元,也更无迹可寻。生活,情欲,过去,现在,远方,故乡,张律把这些通通揉进一个白日梦里,就像他说的,在梦面前,人才是最平等的。
试图用大朝鲜族的概念突破国别以及曾经的历史,空间相连用半段出片名的形式倒叙回环增加了悬念和前后照应的乐趣亦如男女尴尬的暧昧情感。拍完《庆州》朴海日穿的那双鞋被张律保存,这部拿出来接着用。更多的政治玩笑或指涉,映后也提到这就是人家的日常,所以也不要拿国产片的尺度来要求嘲笑港台类似的题材。朗园林象词语主创见面场。
张律太特殊了,对于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都是很特别的存在,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模仿洪尚秀的情况。两年前和张律老师喝酒,他很谦虚地说《咏鹅》可能不太成功,影迷恐怕会失望。现在看了成片,其中的家国情怀和故土意识确实有些流于表面,处理得很仓促,不如《庆州》和《春梦》中自然,也不如《豆满江》深刻。但依旧很精致,有想法,运镜和剪辑中流露出低调的才华。P.S.再明显的缺点也阻止不了我一双打五星的手和一颗爱老师的心(o^^o)
第一部张律,前半段尤其好,特别对空间的展现,对“看”与“被看”的反身性处理。对身份政治的探讨很明显已经是手到擒来,但局限也在这个问题的“暧昧”并不提供可能的出口。包裹这样一个“暧昧”的故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很对胃口的导演,该去补补之前的片子了。
小而高级的作者电影,发现张律就跟发现章明一样惊喜。开篇以为是洪尚秀式两性探讨的变奏,没想到还包裹着强烈而不吵嚷的有关历史、民族和身份认同的问题。情感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尴尬处境,被重构为一种不露痕迹的幽默。而打出片名前后的倒置结构,也为影片平添不少趣味。中国观众看《咏鹅》,还会有文化错位的微妙观感。一种当代诗人、恋人的病症在城市里流行,能捕捉它乃至医治它的电影人太珍贵啦。
1. 非公路文化如何呈现“空间移动=重启\救赎”,用“观光之前”代替“观光之后”,用倒推展现了“循环”,“逃脱这里”的不可能。2. 叙事中的解密性,剪辑技巧。群山部分人物信息的渐次清晰,但以女孩一句“你们对他一无所知”结尾。3.写实中的幽默感,谢天谢地爱情是最不重要的一环。4.东亚问题更为成熟内敛的呈现。5.视觉媒介的议题,照片\监控\镜头调度。
日本遺存在韓的建築群,625戰爭,朝鮮族,唐詩與尹東柱⋯⋯歷史的問題仍在影響當下。“假如我爺爺留在中國沒有回來,那今天的我也就不是韓國人了⋯⋯這就是因緣際會啊⋯⋯”有哭有笑,笑中帶淚。針對幾處全場爆笑的部分,觀眾問道是否有意為之?導演答自己無意搞笑,可能是自己太真誠了吧,我也覺得他的電影很真誠,並且純粹。這幾天以來看到的最舒服的一部。另外,又見算命戲,這個傳統是來自?
这幽默感可以的!时间的倒置、身份的错乱和人物情感的错综暧昧。以前执着固定长镜头的张律,这次还贡献出一个超漂亮的幽灵视角调度。
群山中后部分真的有点拖沓,首尔部分又很絮叨。如果在剪辑上能有更多取舍,可能会是一部杰作。
【HKAFF】如预期那般,东亚民族关系圈的太极高手张律,绝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爱情小品。怅然的男女情感,仅仅是厚实文本最上面那一层。群山篇冲洗日韩历史(殖民建筑)记忆胶片,咏鹅篇素描旅韩朝族(示威平权)生存状态,可细嚼的,实在不少。(ps:油麻地奇妙夜小记,加到了张导的微信……)
曼妙,如同一个幽魂从未来穿越回来,大多时候无影无踪,有时又现身跟在你身后看,并趁着你做梦或是走神的间隙,侵入你的脑中,给你透露一些将来的秘密。
关于文化的往事和关于政治的现实凝结成同一块琥珀,困住了人物。东亚的性情和历史交织成一层层迷惘,深处的深令我们恐惧,于是处处未知的前半段几乎是恐怖片的拍法。咏鹅是人们试图与阴影对话的声音,因此关于咏鹅的表演是一种从日常情感贯彻到身份思辨的宗教仪式。
这是真正的野心之作,想把整个东亚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纠葛尽收眼底,然而切入点又是那么小,每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性格、生存状态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断裂。相比起来还是觉得春梦更佳。尽管如此,张律可能还是这个地区唯一有如此宽阔视野的导演,如果仅从题材上比,洪尚秀实在有些小家子气。
#BIFF# 从故事中间讲起,分别朝向结尾和开头。非线性的时间交织着梦境般的故事。严肃的幽默遍拾皆是。将韩-日/韩-中裔族群及其历史具像化在群山一座旧屋般B&B里。兼有对于影像本身的思考(监控摄像头及照片)。
【釜山电影节展映】此前因为懒并且不太看盗版,一直到现在才看张律作品。身世、家乡、父子、日本、咏鹅诗、朝鲜族、尹东柱等元素,在首尾呼应的倒叙剪辑下,构造出喜感、温暖又有内涵的表达。全场观众笑了很多次。看完方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不禁莞尔。男女情感部分处理得有种洪尚秀的浓浓喜剧风。醉舞《咏鹅》,是否就是Young-Ah的所指呢?比较遗憾的是,朴海日的那句中文说得再标准一点就好了。(后来吃饭巧遇张律导演,咏鹅和Yong-Ah发音有意为之,解释朴海日是帅哥所以会被女孩奉承哈哈哈)
看似两对简单的情感关系,却在追赶与躲闪、前进与后退之间隐含了对身份、民族异常透彻的思考,文本层次的丰富性耐人寻味。而故事结束的时候,电影才刚刚开始。
尽管如我这样的华语片忠实簇拥者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之中出现的汉语段落影像质感一下子落到网大级别,真得是很一言难尽。其余部分都是极好的。
基本上同样是在陌生异域的游走,多半是男男女女的羁绊,大致上都是缓慢的调性,张律偏倾韩国文化圈后,电影中对国家,文化乃至族群杂糅形成的复调相比于洪尚秀始终如一的浪漫旋律平添了更多回味与悠长。 本片语焉不详的因果链,打乱的非线性叙事,有意但无意的镜头和历史底蕴更蒸腾出遐想与况味。 不敢说张律可与洪尚秀比肩,但绝对被低估和值得称赞。
把一个发生在首尔,而后群山,最后首尔的故事,用先群山,再首尔,又群山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从中间开始,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内容以男女关系为切入,引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为实,母为虚),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乃至在韩朝鲜族人的身份焦虑等多重问题。观影如梦游,若虚若实,恍兮惚兮。
免责声明:注-本站奔着免费分享,不投放广告不盈利原则,若本站收录的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我没,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雪梨韩剧网;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前半的群山后半的咏鹅 一如既往是贴近生活的意境 一如既往是值得思考的元素 咏鹅这首诗其实含义很深 与人物性格相合
敘事很有意思,前半段摸不著頭腦猜半天角色之間的關係後半段都看懂了。
叹为观止
难得一见的真的懂得电影技巧的好片子。那些沉迷剧情和表演的评价可以休息一下了。而豆瓣的剧情简介也真是够了,没看片子就乱写,误导观众。
据说导演很喜欢把演员丢在场景里即兴,这种做法的效果有时传神,有时生硬。就像他的镜头,有时幽灵般缥缈,有时机械式打磨。在漫长的观影中,有那么几次奇妙体验,也许对张律来说这就够了。总体前半部分更佳。
有几处笑出声了,真像洪尚秀
音乐无 画面8 导演10 故事10 表演10 印象8 平均8.8/10 又唱又跳又帅又窝囊的朴海日。开始以为题目放在片中那么晚出现,原来玩的是回环结构。“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素昧平生的人之间最能引发话题的问候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故乡、南北、家庭、爱情... 嬉笑怒骂,一笑泯恩仇。
还是玩转结构,时空的倒置和回环。严肃的政治讨论和幽默轻松的方式相结合,依旧是很儒雅的特别的存在。[B]
8.2/10 东亚文化圈最复杂难懂的文学交融,张律的片有着充分的错位感或者是顿挫感。这种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人物关系,时空,空间的电影描绘,更充分体现了东亚文化的奇特多元。对民族关系的探索有些归于直白,但特点突出。
恕我直言,我觉得这个导演比洪尚秀好太多,不油腻,很容易让人陷进去的那种文艺片。民宿的部分比第二段好一些。这个电影里的女的怎么都这么美啊!连看两部张律,太喜欢了!
太惊艳,两段故事首尾相接黏成一个莫比乌斯圈,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能达到同一起点。如此有限的空间和人物关系却能创造出如此大胆的叙事可能。不可思议。
3.5,还是张律一贯的风格,慵懒散漫,东亚国家的疏离与联系。但相比于我之前所看过的,这部将一个故事分成三段进行环形拼接,使得观影过程如解谜一般,而这仅是一个壳,内里仍然不变
太喜欢了 丧失理智!时空的交错,爱情和政治的荒诞,冷静克制的视角,身份认同。镜面和监控录像的运用很有趣。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痛苦却分享着相似的孤独。喜欢酒后跳舞背鹅鹅鹅的部分hhh 还有张律啥时候也修炼出来一套冷场幽默大法了?!那么的似曾相识但又和洪尚秀的那种尴尬不太一样...(当年居然因为嘲笑海报丑而没去看...) 结构令我想到中国的手卷画 韩艺璃真是越看越美
越来越梦游了。在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在黑白的静默里梦呓。夫妻关系类比民族国籍归属。咏鹅是我们张嘴学说话以来会的第一首唐诗。如果爷爷的爸爸举家迁往外域这首诗我还会念么。
中国导演的韩国作品。片中有大量中国朝鲜族的印记,这和作者朝鲜族的身份不无关系,这也是张律作品中经常思考的东西。和导演自身的身份和经历对照起来,也许会更能理解作品本身。
前后半段顺序倒置,尹东柱与骆宾王,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
第一次看张律真的很喜欢呀
2018釜山Gala Presentation。跟《庆州》类似,结构上玩了个很棒的手法(这其实有点像《自由之丘》),把“故事前情”放倒了影片后三分之一(出片名之后),这就有意思多了,建构出了一种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奇妙循环感。“跨境民族”议题上,这次还纳入了“在日朝鲜人”(Zainichi Koreans)群体。民宿的空间尤其是监控-暗房这些也是首次在张律影片中出现。不过故事本身就没那么有趣……
结构与文本互文。这是一个寻找的故事。缺了一半的月亮,只有一半的月亮。他们失去了母亲,他们失去了爱人,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原乡。“老公呢?”“死了。在这里死掉了。”
这部片从结构到意图都匪夷所思,但我真的太喜欢了。扣一星是因为我觉得前半部分实在太奇怪了,怎么也没想到影片的主角其实是张允永,我无法理解导演为啥要这么拍。
生命行至半途,仿佛该经历过的都无趣了,未经历过的也没有勇气了,颓颓唐唐,自欺自艾,时间因重复而变得漫长,漫长的空窗里,那个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的寄托,也变得看似随意却更加挑剔,到最后是无奈接受一具包裹不确定灵魂的肉体,还是冒险期待一份不速之客的真心……总是付诸暧昧不明的试探,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吸引,去尽力感受这浪漫又浪费的情感拉扯,暗涌中彼此嗅探,此间或是为爱情。
导演很周全 电影却很ambiguous 喜欢虚无主义bum男主和间插的一本正经小幽默 但关于身份认同的指涉有点太符号化 张律来Q&A了 但大家都太困了 热心观众的提问也很ambiguous @HKAFF
就知道张律不会平庸地拍一个小情小爱的故事,他用精妙的叙事结构将时间打散,形成了现在-过去-现在的环形衔接模式,尤其在群山的段落呈现出一种虚实相间的扑朔感,而因为导演自身的身份又加入了对朝鲜族的探讨,还有许多看似与剧情无关的闲章都在充盈着整个作品,懒散且有趣。
水平横摇出意境,并让摄影机有半主观意识(比如人物与摄影机作反方向运动,但最终汇聚在一起)。
骆宾王和尹东柱,一中一韩,日本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所犯下的罪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还有中国朝鲜族人在韩的区别对待,民众对不同体制的不同感知,无不是张律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群山和首尔故事的倒叙,文素丽淡雅如白鹅的装扮,整部电影也没怎么换衣服还会说中文的朴海日,韩艺璃尹宰文郑恩彩的客串,从《春梦》到《咏鹅》,认识了拍出韩国电影的中国导演张律。
像茶一样可以品很久的电影,前半段灵气十足,后面记忆回溯部分有着别样不同的感觉。文素丽和朴海日贡献了瑰宝一样的表演。每年都能看到张律导演的电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张律导演的每一部都能看见之前作品的影子,就像寻宝一样把碎片埋在每个故事线和夏日的斜阳中,等着别人来发现的感觉。喜爱到无以复加。
是昨晚在HKAFF看的,放完后张律意外现身,非常惊喜。很喜欢前半部,是《庆州》《春梦》半真半幻、亦轻亦重风格的延续;后半部拍得就太实了些,幽默感也主要靠情节编排实现,并非我爱的张律式幽默。
这显然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电影,比起李沧东和洪尚秀,张律显然是更接近一个纯粹的电影作者,因为他的创作方式更多元,也更无迹可寻。生活,情欲,过去,现在,远方,故乡,张律把这些通通揉进一个白日梦里,就像他说的,在梦面前,人才是最平等的。
试图用大朝鲜族的概念突破国别以及曾经的历史,空间相连用半段出片名的形式倒叙回环增加了悬念和前后照应的乐趣亦如男女尴尬的暧昧情感。拍完《庆州》朴海日穿的那双鞋被张律保存,这部拿出来接着用。更多的政治玩笑或指涉,映后也提到这就是人家的日常,所以也不要拿国产片的尺度来要求嘲笑港台类似的题材。朗园林象词语主创见面场。
张律太特殊了,对于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都是很特别的存在,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模仿洪尚秀的情况。两年前和张律老师喝酒,他很谦虚地说《咏鹅》可能不太成功,影迷恐怕会失望。现在看了成片,其中的家国情怀和故土意识确实有些流于表面,处理得很仓促,不如《庆州》和《春梦》中自然,也不如《豆满江》深刻。但依旧很精致,有想法,运镜和剪辑中流露出低调的才华。P.S.再明显的缺点也阻止不了我一双打五星的手和一颗爱老师的心(o^^o)
第一部张律,前半段尤其好,特别对空间的展现,对“看”与“被看”的反身性处理。对身份政治的探讨很明显已经是手到擒来,但局限也在这个问题的“暧昧”并不提供可能的出口。包裹这样一个“暧昧”的故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很对胃口的导演,该去补补之前的片子了。
小而高级的作者电影,发现张律就跟发现章明一样惊喜。开篇以为是洪尚秀式两性探讨的变奏,没想到还包裹着强烈而不吵嚷的有关历史、民族和身份认同的问题。情感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尴尬处境,被重构为一种不露痕迹的幽默。而打出片名前后的倒置结构,也为影片平添不少趣味。中国观众看《咏鹅》,还会有文化错位的微妙观感。一种当代诗人、恋人的病症在城市里流行,能捕捉它乃至医治它的电影人太珍贵啦。
1. 非公路文化如何呈现“空间移动=重启\救赎”,用“观光之前”代替“观光之后”,用倒推展现了“循环”,“逃脱这里”的不可能。2. 叙事中的解密性,剪辑技巧。群山部分人物信息的渐次清晰,但以女孩一句“你们对他一无所知”结尾。3.写实中的幽默感,谢天谢地爱情是最不重要的一环。4.东亚问题更为成熟内敛的呈现。5.视觉媒介的议题,照片\监控\镜头调度。
日本遺存在韓的建築群,625戰爭,朝鮮族,唐詩與尹東柱⋯⋯歷史的問題仍在影響當下。“假如我爺爺留在中國沒有回來,那今天的我也就不是韓國人了⋯⋯這就是因緣際會啊⋯⋯”有哭有笑,笑中帶淚。針對幾處全場爆笑的部分,觀眾問道是否有意為之?導演答自己無意搞笑,可能是自己太真誠了吧,我也覺得他的電影很真誠,並且純粹。這幾天以來看到的最舒服的一部。另外,又見算命戲,這個傳統是來自?
这幽默感可以的!时间的倒置、身份的错乱和人物情感的错综暧昧。以前执着固定长镜头的张律,这次还贡献出一个超漂亮的幽灵视角调度。
群山中后部分真的有点拖沓,首尔部分又很絮叨。如果在剪辑上能有更多取舍,可能会是一部杰作。
【HKAFF】如预期那般,东亚民族关系圈的太极高手张律,绝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爱情小品。怅然的男女情感,仅仅是厚实文本最上面那一层。群山篇冲洗日韩历史(殖民建筑)记忆胶片,咏鹅篇素描旅韩朝族(示威平权)生存状态,可细嚼的,实在不少。(ps:油麻地奇妙夜小记,加到了张导的微信……)
曼妙,如同一个幽魂从未来穿越回来,大多时候无影无踪,有时又现身跟在你身后看,并趁着你做梦或是走神的间隙,侵入你的脑中,给你透露一些将来的秘密。
关于文化的往事和关于政治的现实凝结成同一块琥珀,困住了人物。东亚的性情和历史交织成一层层迷惘,深处的深令我们恐惧,于是处处未知的前半段几乎是恐怖片的拍法。咏鹅是人们试图与阴影对话的声音,因此关于咏鹅的表演是一种从日常情感贯彻到身份思辨的宗教仪式。
这是真正的野心之作,想把整个东亚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纠葛尽收眼底,然而切入点又是那么小,每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性格、生存状态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断裂。相比起来还是觉得春梦更佳。尽管如此,张律可能还是这个地区唯一有如此宽阔视野的导演,如果仅从题材上比,洪尚秀实在有些小家子气。
#BIFF# 从故事中间讲起,分别朝向结尾和开头。非线性的时间交织着梦境般的故事。严肃的幽默遍拾皆是。将韩-日/韩-中裔族群及其历史具像化在群山一座旧屋般B&B里。兼有对于影像本身的思考(监控摄像头及照片)。
【釜山电影节展映】此前因为懒并且不太看盗版,一直到现在才看张律作品。身世、家乡、父子、日本、咏鹅诗、朝鲜族、尹东柱等元素,在首尾呼应的倒叙剪辑下,构造出喜感、温暖又有内涵的表达。全场观众笑了很多次。看完方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不禁莞尔。男女情感部分处理得有种洪尚秀的浓浓喜剧风。醉舞《咏鹅》,是否就是Young-Ah的所指呢?比较遗憾的是,朴海日的那句中文说得再标准一点就好了。(后来吃饭巧遇张律导演,咏鹅和Yong-Ah发音有意为之,解释朴海日是帅哥所以会被女孩奉承哈哈哈)
看似两对简单的情感关系,却在追赶与躲闪、前进与后退之间隐含了对身份、民族异常透彻的思考,文本层次的丰富性耐人寻味。而故事结束的时候,电影才刚刚开始。
尽管如我这样的华语片忠实簇拥者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之中出现的汉语段落影像质感一下子落到网大级别,真得是很一言难尽。其余部分都是极好的。
基本上同样是在陌生异域的游走,多半是男男女女的羁绊,大致上都是缓慢的调性,张律偏倾韩国文化圈后,电影中对国家,文化乃至族群杂糅形成的复调相比于洪尚秀始终如一的浪漫旋律平添了更多回味与悠长。 本片语焉不详的因果链,打乱的非线性叙事,有意但无意的镜头和历史底蕴更蒸腾出遐想与况味。 不敢说张律可与洪尚秀比肩,但绝对被低估和值得称赞。
把一个发生在首尔,而后群山,最后首尔的故事,用先群山,再首尔,又群山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从中间开始,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内容以男女关系为切入,引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为实,母为虚),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乃至在韩朝鲜族人的身份焦虑等多重问题。观影如梦游,若虚若实,恍兮惚兮。